直面简陋的医疗条件、复杂的疾病类型……他们用专业和坚守金多多策略,为当地民众带去健康的希望。
今年6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陈源浩与产科主治医师刘玮随中国第34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前往万里之遥的赤道几内亚,开展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援助工作。这是两位医师职业生涯中特殊的一站,也是一次承载着使命与深情的“生命远征”。
两个多月来,他们面对艰苦环境与语言障碍,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日夜奔忙着,用实际行动展示医者担当。
抵达赤道几内亚后,陈源浩和刘玮两位医生被分配到内陆地区的巴塔医疗点。他们克服时差、气候、语言及医疗条件差异等多重挑战,迅速投入紧张的医疗援助工作中。
陈源浩医生凭借其丰富的儿科重症诊疗经验,尤其擅长运用重症超声技术为儿童进行精细诊断。他耐心细致的检查、温和可亲的态度,在华人及当地民众中形成良好的口碑,被亲切地称为“和蔼可亲的医生叔叔”。
(陈源浩医生给患儿进行超声检查)金多多策略
刘玮医生作为驻点唯一的女医生,充分发挥其产科专业特长和女性特有的细腻。在承担繁重诊疗任务的同时,她特别关注女性患者的就医体验与隐私保护,主动承担起女学生的心电图检查及常规查体工作,用专业和温暖守护着她们的健康,展现了佛山妇幼人特有的人文关怀。
(刘玮医生利用现有的一台老式心电图机,正在为当地学生进行心电图检查)
来到驻地不到一个月,陈源浩协同医疗队队长,带领12名队员奔赴涅方市村镇,开展为期一周的疟疾社区防治策略行动。在这次行动中,医疗队完成了三个村庄近400位村民的两次疟疾筛查及治疗,同时开展了防蚊知识宣教和疟疾早期识别培训。
作为巴塔驻点点长,陈源浩不仅负责现场指挥协调,还与当地疾控中心医护人员密切交流,并担任司机确保出行安全。行动中队员们无一发生身体不适或职业暴露,圆满完成了任务。
赤道几内亚卫生部公卫司对此次抗疟项目的执行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村里、涅方市卫生机构及抗症办公室纷纷点赞中国医疗队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金多多策略
当地时间8月1日,医疗队开始入驻巴塔当地最大的公立医院——巴塔总医院开展医疗工作。面对医疗物资严重缺乏、条件简陋的困境,陈源浩和刘玮积极融入当地工作团队,分别前往儿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和产科、妇科进行考察和工作交接。
在短短半个月内,陈源浩医生指导当地医院筹备开设新的儿童重症医学科病区,并将国内带来的可视超声操作应用于多科室的查房检查中;刘玮医生则着手梳理妇产科的产检、产房、病房相关流程,指导当地医生完成剖宫产手术9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1例。
他们还积极收集学科指南、医疗流程,精心制作成PPT,计划在当地开展教学工作,为切实提升当地医疗水平而努力。
(陈源浩协调开展驻地门诊工作)
作为巴塔点长,陈源浩医生负责医疗队在巴塔市以及赤道几内亚大陆区域的全面管理工作,协调相关专科医生、准备医疗物资和医疗器械等多线工作。来到驻地仅20余天,医疗队已成功接诊数名病患,开展了外伤清创缝合、疟疾、胃肠道疾病、儿童麻疹等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并完成了数十位留学生体检。
(刘玮医生协助进行伤口清创、缝合)
刘玮医生除了完成妇产科医疗工作外,还担任队内的会计及宣传员,顺利完成了两个月的点内财务汇算及预算报表梳理工作,并发表了公众号文章十余篇,其中一篇记录“巴塔医疗点的一天”在媒体发表,系统地报道了医疗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况。
◎◎◎◎◎◎
他们的辛勤付出与卓越表现,不仅赢得了当地民众、华人同胞的广泛赞誉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更在近期国家援外医疗工作阶段性总结中,获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这份认可,是对他们克服万难、忠诚履职的最好褒奖,也为医疗队后续工作的深入开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天地广阔,医者仁心无国界;万里迢迢,医者初心始终滚烫。陈源浩与刘玮两位医师,正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在赤道几内亚这片土地上,用心用情诠释着中国医者的责任与担当,让佛山妇幼的优良技术和精神品质在国际医疗合作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整理:宣教科 张晓辉
编辑:宣教科全媒体编辑部
金多多策略
冠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